“顾客永远是对的”这句话出自 20 世纪初的伦敦零售商 Harry Gordon Selfridge 之口,当时的客户服务 远没有今天这么重要。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,购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交易行为,以“买者自负”(caveat emptor) 为指导。零售商经常出售有缺陷的商品,夸大其词,几乎不提供任何支持,让买家自己去规避这些风险。
在那个时代,商人们经常出售劣质或仿冒产品,将廉价的织物和其他材料谎称为高端或进口产品。打着“医生批准”或“科学验证”旗号的现象屡见不鲜。各种保健品宣称能包治百病,从头痛到肺结核似乎无所不能,但实际上大多缺乏科学依据,有的甚至还掺杂了像吗啡和可卡因这样的有害物质。中国劳工将蛇油作为一种传统消炎药带到美国,却被一些美国商人偷梁换柱,用廉价的油,甚至鸦片来冒充。从此,“蛇油”就成了假药的代名词,“蛇油推销员”则成了兜售假冒伪劣产品的骗子的代名词。
这种不规范的环境为 Selfridge 和其他零售业的先驱者们,例如芝加哥的 Marshall Field 和费城的 John Wanamaker,创造了良机。他们通过专注于提升顾客满意度来建立自身的独特优势。
“顾客永远是对的”这一理念具有革命性意义,因为它标志着企业对待顾客方式的转变。Selfridge、Field 和 Wanamaker 明白,长期的成功取决于建立信任和忠诚,这意味着要解决顾客的投诉,并以尊严和尊重对待顾客,即使顾客的投诉似乎不合理。他们鼓励员工创造更温馨舒适的客户体验。这一转变有助于开创一个以信任和回头客为基础的商业新时代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客户至上”这一理念受到了不少质疑,因为它容易让一些顾客提出过分的要求,甚至做出不好的行为。现在,许多企业倾向于采用一种平衡的做法,强调“倾听顾客的声音”。这种理念既重视顾客的满意度,又兼顾了对员工的尊重,并为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互动划定了合理的界限。